窦昆老师:快乐为什么变成了奢侈品?
时间: 2024-07-11 作者:中托盟 阅读:191 文章来源:www.ztmtg.com
今天谈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让人关注的话题——关于孩子快乐的话题。
初中生、小学生不想上学?
我有两个认识的朋友,一个朋友的孩子初三了,最关键时候孩子不愿意上学了;还一个朋友的孩子是小学二年级的,也不想去上学。
每天上学前都是一场大战,要么威逼利诱哄骗孩子,要么又骂又打才送去。
我的观点是,不想上学就先不上课,难道非要上学一条路走么。
其实,我家窦好好从小到大没去学校上过一天学,现在到澳洲后该学还是在学,没上学也没啥大问题。
她现在迷上了网课,自己主动报了三门国内的中文网课,数学化学等。
她告诉我,这边上课都是英文教学,自己英文还是不太好,还是要自己想办法多学点才行。
孩子现在这么认真主动,我觉得得益于她小时候玩得比较多,学得比较少。
孩子幸福的标准就是TA快乐
我们晋级一直倡导“学中玩,玩中学”。
我本人一直很固执的认为,人生在世,快乐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人生幸福的标志就是快乐。
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快乐的学习成长。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孩子快乐这件事?
我认为,这可以说是当下的一个巨大的痛点,很多家长、很多孩子的痛点。
有痛点就有需求点,所以痛点也是一个契机。
孩子不快乐已成社会痛点问题
有些事件的发生刺痛我们的心。
有孩子抑郁自杀的、有校园暴力的、更为普遍的是厌学,这些情况根源都是——孩子不快乐。
以大欺小霸凌、早恋……这些都是孩子在学习中找不到快乐,在生活中找不到快乐,很压抑。
就到处寻找刺激,发泄情绪产生的极端行为。
我总结当今社会三大痛点——孩子不快乐,青年不奋斗,老人不慈祥。
一些社会不和谐因素如果不正确引导,这些人长期压抑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甚至伤害他人。
跟十年前,二三十年前相比,现在小孩越来越看不到笑脸了。
不快乐的小孩越来越多,不快乐的时候也更多了。
这样的不快乐,埋下的隐患,很可能会影响一生。
其实,快乐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没有快乐的童年
就没有幸福的一生
一个孩子当下不快乐,感到压抑不舒服,可以料想这个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
没有快乐的童年就没有幸福的一生。
不幸的人生,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快乐教育不是毒鸡汤,而是孩子的刚需!
有些所谓的“砖家”抨击快乐教育,说什么《孩子,我不给你快乐的童年,是为了让你拥有幸福的一生》。
这些鸡汤文的点赞量居然很高,很多家长很认同,还以为自己死劲鸡娃、死劲卷孩子的做法有理论依据了。
这是什么GouPi逻辑?
孩子小时候是他一生中最爱玩的时候,也是最应该得到快乐的时候。
童年本就应该是快乐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因为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因为孩子还不能承担工作的压力,因为孩子对世界的了解还有限,他人对他的期望也还有限,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很快乐。
你希望“孩子,我不是不给你快乐的童年,是为了让你幸福的一生”,实际是“孩子,我不仅不给你快乐的童年,还要给你磨难的一生”。
没有快乐的儿童,也很难有美好的成年。
即便孩子成年后的物质条件比较好,但是他的内心是痛苦的。
这都是大人在孩子童年时“作”的,对孩子不公平。
新闻报道过的那些做出极端行为的大学生,比如,马加爵的童年是不快乐的,虽然发奋考上了大学但他不快乐。
这种不快乐一直持续到他上大学,遇到室友相处的压力,他一下子就爆发了。
其实同学之间有矛盾磕磕碰碰,也是在所难免的,为什么马加爵爆发了极端情况呢,了解了解他的童年经历就明白了。
弑母的吴谢宇也是,被妈妈寄予厚望的他,童年不快乐。
如果让一代又一代孩子童年不快乐,长大后他们对自己、对社会都是一个潜伏性伤害。
所以,如果非要选择,我选择让孩子快乐。哪怕,什么都不知道只要快乐就行。也好过,什么都知道却非常不快乐。
快乐的傻傻的人,对他人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但学了知识和能力的人,如果不快乐反而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
吴谢宇就是高智商犯罪,反侦察能力强。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
扼杀孩子天性剥夺孩子的快乐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扼杀孩子的天性。
我们目前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对老师绩效考核本质还是考试排名、升学成绩,考核指标是指挥棒,更关乎学校知名度和生源质量。
所以,教学逻辑都是让孩子们快点学会、能考高分,唯分数论。
虽然,很多教育者意识到应试教育唯分数论不对。但大家行动上,还是在应试教育路上大步迈进着。你追我赶,勒在孩子脖上绳索越拉越紧。
我们的父母,因为匮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盲目跟风,因为会收到学校老师的催促甚至要求,也因为社会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的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大家不得不“鸡娃”“卷娃”。
所以,孩子们越来越不快乐。
那些学科培训机构,也做着对孩子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事情。
其实,很多人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他们不停抱怨、发牢骚,但给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的托管机构,真的不能参与其中,不能做扼杀孩子天性的帮凶了。
真正的好教育是快乐的。
希望每一位跟晋级结缘的校长,我们一起做拯救孩子的事,弥补当前教育的缺失。
我们有条件、有机会、有能力,让我们一起打造“快乐”托管。
先培养快乐的孩子
才能收获优秀的孩子
怎样让孩子快乐?
其实,孩子的快乐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玩”。
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不需要动员和劝说。
这是很廉价简单的事,但是偏偏做到很难,一般人都做不到。
一些家长,一些老师,看到孩子玩,就跟杀他般的难受。脱口而出就是一句恶狠狠的:“你就知道玩!”
真的,孩子天生喜欢玩儿。
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是怕我们玩野了么?
而正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玩好了玩够了,今天的我们过得还不错的么?
大多数孩子的快乐是玩儿。
只有极少数孩子的快乐是刷题、读书,这属于先天基因的差异。
所以不能按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孩子。
如果让大象跟猴子比爬树,显然对大象不公平。
我们的老师、父母为什么做不到?难道他们不爱孩子吗?
当然爱孩子,只是这种爱太现实、太功利了,没有感同身受从孩子立场出发,没有从社会发展长远出发。
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快乐,也希望身边人得到快乐,为什么就容不下孩子的快乐?为什么就不能放松点,让孩子多笑笑多玩玩?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如果我们能处理好,又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进步。
点击下载完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