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还能做吗?
今年秋季会不会更难?
现在入场还有没有机会?
……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大家对行业前景的深深焦虑与期待。作为在一线扎根21年的托管人,今天我想用一篇文章,和大家坦诚交底,聊聊形势、谈谈方法,也给大家打打气。
01大环境很难,但托管依然是一条“稳路”
经济大环境怎么样,不用我多说。股市偶尔涨一波,楼市持续低迷,很多人不敢消费、企业招人缩减……这一波周期,远没到底。
但越是这种时候,托管的需求反而越稳固。
经济好,家长想省心、要时间享受生活,孩子送托管;
经济不好,家长更要拼命赚钱、没空管娃,也要送托管。
再加上“双减”之后教培萎缩,应试降温,托管的教育属性和服务价值反而更加凸显。
所以别怀疑,托管这行,还能做。不光能做,还能做稳、做久。它不是爆发型行业,但绝对是刚需型行业——政策没打压,市场有需求, AI替代不了,这三个底线,守得住。
02行业进入“洗牌元年”,你是淘汰还是晋级?
我从去年就说过,2025年是托管的“品牌洗牌元年”。
什么意思?
就是以前大家做托管,可能靠地段、靠关系、靠低价就能活。但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涌进这个行业:教培转型的、幼儿园关停转场的、其他行业老板带资入局的……
他们有钱、有经验、有团队,一进场就高举高打。你搞不起的装修他们搞得起,你做不动的服务他们做得起,你不敢投的推广他们敢投。
这不是小饭桌时代的竞争了,是品牌化、系统化、团队化的竞争。
所以你说“托管还好做吗?”——做小,好做;做大,难做。
做个体户,一年赚几万十几万,不难;要做品牌、做规模、做团队,非常难。
难在哪?最难的是人。
没有托管专业、没有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你招来的人不会干、不愿干、干不久……这些问题,困扰我们多少年了?到现在,依然是最大瓶颈。
03今年秋季托管五大难,你中了几个?
如果说以前是“难”,那今年秋天就是“更难”。我总结为“五难”,大家对号入座:
1. 难在大环境——消费降级,信任稀缺
家长付费更谨慎、决策周期拉长、喜欢比价、动不动就“再看看”……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
2. 难在竞争加剧——高手入场,降维打击
以前跟你竞争的是隔壁老王,现在是教培大佬、幼儿园园长、跨界老板。他们一出手就是百万级投入,你怎么跟?
3. 难在团队难带——00后登场,管理革命
00后不是来“打工”的,是来“体验生活”的。你说重了,他离职;你说轻了,他不动。不骂、不哭、不闹,也不干。
4. 难在方向混乱——专家遍地,标准缺失
有人说要做作业、有人说搞素质、有人说抓餐饮、有人说上AI……你到底听谁的?没有国家标准,没有行业共识,很多校长学着学着,反而更迷茫了。
5. 难在陷阱变多——镰刀遍地,骗局升级
行业一热,骗子就来了。各种快招模式、山寨品牌、虚假承诺……你想着赚加盟费,他想着坑你本金。一不小心,辛辛苦苦攒的家底就没了。
04破局五招:稳住自己,才能挺过寒冬
难,是常态;但难,不代表没路走。我和晋级在过去21年,经历了多次周期,总结出五条实实在在的建议:
1. 认清形势,放下焦虑
别动不动怀疑行业、怀疑自己。你最大的对手不是同行,是经济环境——而这,不是你一个人能改变的。接受现实,积极应对,才是强者心态。
2. 聚焦优势,做深做透
别盲目跟风。不管是做作业、做素质、做餐食还是做环境——把你最擅长的做到极致。家长可能因为一个亮点选择你,也会因为你一个短板离开你。
3. 打造团队,向内求法
人不行,什么都白搭。招人、育人、留人,是一套系统。我们晋级这么多年能持续扩张,核心就是有一套团队打造体系。学不会就模仿,模仿不会就合作,千万别自己硬扛。
4. 认准模式,坚持到底
托管没有唯一解,但有最优解。我们提出“素质托管”“快乐托管”,不是拍脑袋,是经历了成千上万个案例验证的。你认定一个方向,就要坚持深耕,不要东学西学,最后变成“四不像”。
5. 守住底线,别贪便宜
越是难的时候,越要警惕“快钱陷阱”“机会主义”。不骗人,也不被人骗——只要你不想着占便宜,你就不会吃亏。踏实做事、诚信经营,熬过去,你就是品牌。
写在最后
难,是挑战,也是机遇
很多校长现在很累、很焦虑。甚至有人想放弃。
但,越是难的时候,越是重塑行业的时候。
以前大家拼价格、拼地段,现在拼的是真本事——你的服务够不够好?你的团队够不够强?你的模式有没有竞争力?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淘汰掉的是投机者,活下来的是长期主义者。
2025年秋季,注定是最难的一季,但也将是托管行业真正走向成熟的一季。
让我们一起,做好当下,看好未来。
稳住自己,踏实前行。
加油,托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