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机构如何在接校的时候与家长沟通
沟通的技巧
1、善倾听,巧引导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叙述,不要随便打断、反对家长的讲话。当家长说完后,教师可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如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一紧张就会出现“口吃”。教师可对家长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丰富孩子的词汇,丰富的词汇是孩子流利表达的基础。二是不要强其所难,以免孩子产生心理压力。三是不要要求太高,要根据孩子的言语发展规律和特点学说话。
2、贴切的话语和语气
教师要注意与家长交往的内容和方法。关心孩子的话题有利于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教师要善于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如多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倾听家长讲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教师越表现出乐于倾听,与家长分享孩子的信息,家长就越愿意与之交流。
在交往过程中,尽量少运用命令、警告、责备、劝告和教训的语气,尽可能多地使用倾听、解释、陈述的技巧。另外,教师在使用语言时要考虑家长的知识水平,以决定是否使用专业术语。同时也要考虑其家庭背景,避免使用伤害家长情感的语言。
沟通的态度
1、教师与家长谈话态度要热情,特别是对那些难以接近的家长,说话时眼睛要望着家长,有诚意,让家长感到自己是受老师尊重和被老师接受的。
2、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说话一定要有艺术性。可采取先说孩子好的方面,再说到孩子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让家长可接受。或者是,先从其他的教育事例入手,再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交流。充满艺术性的交流方式便于家长接受老师的意见、建议,同时让家长看出老师教育的艺术性和老师的层次水平,更加从小事去了解老师的一面,从而尊重老师、支持老师、配合老师的教育,达到更好的共育,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家校沟通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也有利于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家校沟通,教师与家长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孩子,有一个共同追求的目标-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信只要我们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本着尊重、理解、平等的原则,家长会按照学校的教育需要,积极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