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你自己吗?”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迟疑。有人因为一次失误自责 “我怎么这么没用”,有人看到别人优秀就感慨 “我太失败了”—— 这种习惯性自我批判,往往源于童年没建立好 “自我接纳” 的能力。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藏在父母日常的言行里。帮孩子学会接纳自己,不是让他觉得 “我很完美”,而是让他明白 “我不完美,但我值得被爱”。
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接纳?
不是 “我很棒”,而是 “我可以不完美”
儿童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 - 穆尔说:“自我接纳不是认为‘我很特殊’,而是不再纠结‘我够不够好’。” 可惜很多家长误把 “过度夸奖” 当接纳,结果反而让孩子更焦虑。
比如皮肤偏黑的小女孩问妈妈 “我是不是很丑”,妈妈说 “你最漂亮了”,孩子却更失落:“你是我妈妈才这么说。”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否定事实,而是接纳事实:“皮肤黑没什么不好呀,你笑起来眼睛亮亮的,比皮肤颜色更让人记得住。”
真正的自我接纳,是让孩子能坦然说:“我数学不好,但我语文不错;我有时候会发脾气,但我知道自己善良。有些地方我改不了,但我可以慢慢做好能改的部分。” 就像接纳天气有晴有雨,孩子也要学会接纳自己有优点有缺点 —— 这才是成长的底气。
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一生都在跟自己较劲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说:“童年的经历会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会变成孩子内心的 “声音”:
总被挑剔的孩子,会把 “你不够好” 刻进心里。有位网友说,父母总嫌他 “矮、闷、没出息”,导致他遇到喜欢的女生都不敢说话,总觉得 “她肯定看不上我”。
只被 “有条件的爱” 对待的孩子,会觉得 “只有优秀才配被爱”。比如考 90 分才能得到表扬,考 70 分就被冷落的孩子,会把 “失败” 等同于 “我不值得被爱”。中托盟托管,家庭教育
感受被忽视的孩子,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当孩子哭着说 “我难过”,父母却不耐烦地说 “别矫情”,孩子会想:“是不是我的感受不重要?”
这些童年的 “不被接纳”,会让孩子长大后总跟自己较劲:做不好就自责,被否定就崩溃,很难真正放松下来。
帮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父母做好这3件事
1. 先说 “我永远爱你”,再谈 “怎么改进”
绘本《妈妈,你会永远爱我吗》里,妈妈的回答特别动人:“你聪明时我爱你,调皮时我也爱你;你记得我时我爱你,忘了我时我也爱你。” 这种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接纳自己的前提。
孩子打碎杯子时,别说 “你怎么这么笨”,而是先拥抱他:“没关系,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们一起收拾好吗?” 孩子考砸时,别说 “你太让我失望了”,而是说 “这次没考好,我们看看哪里错了,下次努力就好 —— 妈妈爱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分数。”中托盟托管,家庭教育
当孩子确定 “不管我怎样,爸妈都爱我”,他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拼命伪装 “完美”。
2. 让孩子在 “做事” 中找到 “我能行” 的感觉
接纳自己的底气,不光来自爱,还来自能力。就像学走路的孩子,摔了几次后终于站稳,那种 “我能做到” 的感觉,比任何夸奖都管用。
家长可以这样帮孩子积累 “能力感”:
别总说 “你还小,我来帮你”,而是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整理书包、洗袜子、分碗筷。哪怕做得慢、做得不好,也要说 “你今天自己叠了被子,比昨天进步了”。
遇到困难时,不直接给答案,而是问 “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比如孩子拼不好乐高,别说 “看我的”,而是说 “你试试先找带孔的零件?” 让他在尝试中体会 “我能解决问题”。
孩子在做事中积累的自信,会让他明白:“我可能不完美,但我有能力慢慢变好。”
3. 教孩子 “过滤杂音”:别人的评价,不是我的标签
有个小男孩被同学说 “衣服丑”,他却坚持天天穿,说 “为什么他们说不好看我就不能穿?” 这种不被外界评价绑架的清醒,是自我接纳的高级状态。
家长可以这样引导:
当孩子被嘲笑 “胖”“笨” 时,说 “别人怎么说是他们的事,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聊家庭价值观时,多用 “在我们家,我们觉得……” 比如 “在我们家,善良比成绩重要,努力比完美重要”。让孩子知道,判断对错的标准,不只是别人的眼光。
允许孩子 “争辩”,哪怕他的想法和你不同。比如孩子说 “我就喜欢穿这件旧衣服”,别急着否定,而是说 “你觉得舒服就好,这是你的选择呀。”
当孩子学会 “我的价值不由别人定义”,就不会因为一句差评否定自己,也不会为了讨好别人委屈自己 —— 这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
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 “被接纳” 的感觉,而最初的接纳,来自父母。当我们能坦然说 “我爱你的全部,包括你的不完美”,孩子才能学会对自己说 “我虽然不够好,但我值得被爱,也有勇气慢慢变好”。中托盟托管,家庭教育
这种自我接纳的能力,会成为孩子面对世界的铠甲 —— 无论遇到什么风雨,他都能稳稳地站在地上,知道 “我就是我,这就够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分享给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