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位托管校长焦虑地给我发消息:
“为什么托管机构总是招不到优秀人才?”
其实,很多校长都走进了误区——与其四处寻找现成的优秀人才,不如专注于培养人才。真正强大的托管机构,靠的不是招人,而是造人!
那么,如何把普通员工打造成托管王牌军呢?
托管行业常面临人才难题,校长们别再苦等“全能型选手”,主动出击、科学培养才是关键。
招聘时,要降低门槛、拓宽思路。如今 95 后、00 后思维独特,对“学习”犯怵,看重成长而非单纯薪资。可降低经验与证书要求,看重“喜欢孩子、愿意学”的特质,像奶茶店店员也能培养成明星老师。还可逆向思维,锁定考公考编失利人群,他们有上进心、求稳定;给二三线“小镇青年”舞台,用真实日常故事吸引他们。此外,与职校合作提前储备,跨界挖掘潜力股,把家长变为兼职帮手,多渠道扩充人才库。
人才不是“招”来的,而是“养”出来的。培养普通员工,可采用“闯关升级”模式,新人第一周先学哄孩子、记名字等基础技能,解锁新技能增加成就感。鼓励“成长型试错”,员工搞砸活动,先肯定再引导改进。打造“高手文化”,举办“教学妙招大赛”,激发员工创新。除工资外,奖励“职业成就感”,将家长感谢信做成荣誉墙,给满勤员工父母寄感恩红包。
老板自身也是最好的招聘广告。通过“校长日记”,每天分享真实教育故事,展现价值观与用心,建立信任感。利用短视频或图文“招聘种草”,展示团队氛围,吸引志同道合者。采用“裸奔式真诚”管理,发工资时肯定员工努力,离职时表达欢迎回归,在特殊时刻送温暖小礼物,增强员工归属感。
托管机构若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从招聘源头把关,注重人才培养,以真诚管理留人,定能打造出精英团队,让托管成为“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