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微托管机构校长每日忙得团团转,招生、教学、处理家长问题一手抓,可利润就是不涨,经营愈发艰难。其实,小机构盈利难,多因陷入思维、模式、竞争力、人才管理等多重困境。
其一,缺乏前瞻性。不少机构“短视行事”,没有明确发展路线图,对行业趋势反应迟缓。像周边新机构一开,生源就被分流;别的机构推行新活动,自己还在守旧。小机构资源有限,更需提前规划布局,研究周边情况,制定年度发展方向。
其二,缺乏盈利模式。很多小机构“盲目跟风”,盈利逻辑简单,陷入“木桶效应”。招到学生留不住,提高收费不敢,人力成本攀升。小机构可设计“基础托管 + 增值服务”模式,提供差异化服务提高客单价。
其三,缺乏核心竞争力。同质化服务普遍,小机构特色难持久,“低价格”“表面功夫”难留家长。打造特色要聚焦一点,如专注“一年级幼小衔接托管”,推出“每日错题本”服务,让家长觉得非选你不可。
其四,缺乏人才管理。“老板思维”主导,校长只顾“做事”,忽略“经营人才”。招聘不看热情,留人机制差,带团队能力不足。小机构更需精心打造团队,设计“阶梯成长计划”,组织“吐槽会”提升老师归属感。
小微托管机构盈利难,本质是“系统问题”。与其羡慕大机构,不如从制定年度规划、梳理盈利链条、聚焦特色细节、转变团队作战方式这四方面发力,发挥“灵活”优势,服务好周边家庭,也能稳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