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辅带班中,学员写作业拖拉是让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这一现象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长期以往还容易让孩子养成拖延的不良习惯。其实,孩子写作业拖拉背后往往是时间观念薄弱、缺乏学习动力等原因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这里为大家分享三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助力托管老师帮助孩子提升写作业的效率。
1认识时间价值法
很多学生写作业拖拉,根源在于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传统通过惜时课程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方式,对部分孩子效果并不理想。这时,我们需要另辟蹊径,从孩子感兴趣或在意的事情入手,让他们直观感受到高效完成作业带来的 “好处” 。
例如,老师可以为孩子设定明确的作业目标和时间限制,告诉孩子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作业量,就能获得10分钟去图书角阅读的机会,或是进行下象棋、折纸等自己喜欢的活动。这种个性化的奖励,能极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班级联动的方式,将全班同学的作业完成进度与游戏时间挂钩。比如,当班级整体完成一定比例的作业任务后,奖励全班10分钟集体游戏时间,像 “数字抱团”“你画我猜” 等。这种做法不仅能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还能利用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推动大家共同提高作业效率。为了让孩子更直观地感知时间流逝,还可以引入沙漏、计时器等工具,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进度,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起时间管理的意识。
2多给鼓励和奖赏
当孩子写作业拖拉时,托管老师如果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作业速度越来越慢。正确的做法是采用正向激励,提前与孩子进行 “约法三章”,或是通过秘密奖励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喜好和优缺点,因此激励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内向、敏感的孩子,可以私下和他们制定 “进步奖励计划”。比如约定 “今天比昨天提前5分钟完成作业,就可以获得一枚‘效率勋章’,集满5枚勋章就能兑换一个文具盲盒”。而对于外向、活泼的孩子,则可以采用公开挑战的方式,发起 “作业速度王” 比赛,每天设立 “最快进步奖”,奖励班级积分或者课间优先选择零食的特权。在日常反馈中,老师可以运用 “三明治反馈法”:先肯定孩子的进步,如 “今天字写得特别工整”;接着委婉指出不足,比如 “如果计算部分再快一点就更好了”;最后给予鼓励,像 “老师相信你明天肯定能做到”。这种反馈方式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明确指出改进方向,让孩子更乐于接受。
3巧用比赛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竞争场景中往往能激发出更高的专注力和积极性。利用这一特点,在托管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作业比赛,能有效提升孩子写作业的效率。
老师可以组织小组PK赛,将学员按照能力分层组队,设置 “作业接力赛” 等活动。在比赛中,要求组内优生帮助差生,当全组都完成作业任务后,累计用时最短的小组就能获得 “协作之星” 锦旗。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作业效率,还能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个人挑战赛,比如 “15分钟速算王”“20分钟作文速写” 等限时挑战活动,达标者可以获得 “挑战成功” 电子勋章,累计一定数量的勋章就能兑换周末实践活动名额。为了保持比赛的新鲜感和公平性,老师可以每周根据学员的表现调整小组搭配,采用 “抽签组队”“能力互补分组” 等动态分组策略,避免出现 “强者恒强、弱者懈怠” 的情况。
以上三种方法,需要托管老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培养,大多数孩子都能逐步克服写作业拖拉的问题,养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