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晋级团队都能接触到全国各地成百上千的托管机构老板和校长,听到大家最多的抱怨就是一个字——“累”!
身体累,心更累。什么事都要管,哪个环节不敢放手?生怕老师不用心,害怕家长不满意,担心学生出问题。招生、教学、安全、沟通、老师状态、家长投诉……事无巨细,最后全都堆到自己的办公桌上。你成了机构里最忙、最累、最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最焦虑、最迷茫、最看不到未来的人。
这不是在当老板,这是在当“保姆”!用“保姆式”的心态去管理团队,最终折磨的是自己,限制的是机构的发展。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怎么从这种困局里跳出来。
我的方法不是什么高深理论,而是我摔了无数个跟头、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后,提炼出的最实在的心法。不教你具体怎么做一件事,但能帮你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健康的管理生态,让你彻底解放出来。
你为什么累?——“保姆式管理”正在拖垮你和你的事业
我们很多人办托管,初衷是热爱教育,喜欢孩子。但干着干着,发现自己成了最大的“勤杂工”和“救火队员”。
老师带班遇到调皮孩子,一个电话打给你:“校长,这个孩子我管不了,您来看看?”
家长对晚餐口味有意见,直接找你投诉:“校长,你们这饭怎么越来越咸了?”
甚至哪个教室的灯泡坏了,最后也得你知道:“校长,灯坏了,找谁修啊?”
你看,你成了所有问题的终点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源就在于你不信任团队,或者你不知道如何建立一支值得信任的团队。
你不敢放手,害怕他们犯错,觉得他们做得不如你自己做得好、不如你做得快。于是,你选择亲力亲为,用事无巨细的“保姆式管理”来换取短暂的心安。
但这种管理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
你永远脱不了身:机构永远无法离开你。你一旦休息,机构就可能停摆。你没有自由,事业变成了囚笼。
团队永远长不大:员工得不到锻炼,更没有担当。他们习惯了“凡事问校长”,思维和能力都在退化,因为你把思考的活都干了。
机构无法发展:你的时间精力被琐事填满,根本无法思考战略、规划未来。天花板就是你的个人精力极限,你怎么可能做得大?
恶性循环,身心俱疲:你越累,怨气越大,看员工越不顺眼;员工越觉得没成就感,越没有积极性,越容易流失。最终,你陷入无尽的招聘、培训、救火之中,身心俱疲。
承认吧,这不是管理,这是自我折磨。
真正的管理,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让团队忙起来,让体系转起来,让自己闲下来,去思考更重要的事。
破局之道——“管人三法则”为什么能让你解脱?
团队散漫,不敢狠管?
培养的人走了,心痛又无奈?
事事亲力亲为,累到崩溃?
这是很多托管机构老板的真实写照。我从21年带团队的血泪教训中,凝练出“管人三法则”——整整九个字。它不深奥,却极其有用;它不复杂,却能直指核心。
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管好了,事自然就顺了。怎么管人?你不需要变成雷厉风行的霸道总裁,也不需要学一堆用不上的技巧。就从修炼这三种心态开始。
法则一:不着急——给成长以时间,你才能收获“铁军”
法则二:不害怕——你的恐惧,正是管理失效的根源
法则三:不要脸——放下虚荣和面子,才能抓住里子
从“保姆”到“老板”,你的未来海阔天空
“管人三法则”——“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它是一套底层的心法,是帮你从“事务员”思维转向“老板”思维的钥匙。
当你开始运用这三条法则,你会发现:
你不再被琐事绑架,开始有时间思考招生策略、教学模式和发展规划。
你的团队开始主动承担责任,快速成长,甚至能做出超出你预期的成果。
你面对再大的问题,内心也有一份笃定,因为你知道你的团队能扛事。
你终于可以自信地说:“我是一个老板,而不仅仅是一个高级保姆。”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管好人,让一切井然有序地自动运行。放弃那种累死自己的“保姆式管理”吧,那是对你生命和才华最大的浪费。
你的团队比你想象的更有潜力,而你,本该活得更潇洒。 别再用管理上的勤快,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